中经法治网---中经视觉旗下重点法治网站
欢迎您进入中经法治网!
首页 > 法治文化
探索建立诉源治理改革新模式
来源:山东法制报 2023-11-07 08:11:49

  庆云县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有效推动大量矛盾纠纷吸附于基层、化解于萌芽、止步于诉前。庆云县万人诉讼率连续两年大幅下降,群众满意度连续8年位居德州市前3名,获评首批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平安山东建设示范县、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

  强化阵地建设构建矛盾纠纷一站化解机制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县、乡“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联席会议,制定《庆云县“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工作机制》,健全首问负责、分类办理、动态监管、协调联动等配套制度,推动形成党委统揽指挥,政法机关主力主为,行业、部门、社会联动配合,“县、乡、村”三级发力,“防、治、建”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优化阵地建设。县乡两级规范建立 11处矛调阵地,设置群众接待室、诉求办理室、心理咨询室等“10+N ”个功能调室;全覆盖整合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调解组织,梳理特色调解工作室,在全县8个社区建立工作站,331个村建立调委会、4处人民法庭设立诉讼服务场所、12个派出所设立警民调解室,推动形成县矛调中心为引领、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为两翼、乡镇(街道)矛调中心为支撑、特色调解室为补充的阵地体系。

  推动资源整合。依托县级中心,统筹信访、司法等5家重点部门常驻,交通、医疗等12个专调委轮驻,妇联、民政等8 家服务部门随叫随驻,明确划分综合咨询、信访诉求、法律援助、领域纠纷、民生服务、营商环境等13类服务窗口,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今年以来,庆云县各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受理矛盾纠纷474件,化解473件,化解率达99.7% 。

  强化“未病”治理构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机制

  法治宣传先行。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开展送法赶大集、进农村、进社区等普法活动,深化“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法律明白人”机制,开展多触角、全覆盖的普法宣传,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解决纠纷。2022年以来,开展普法活动50余场次,发放普法手册、宣传袋等宣传资料2万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90余人次。

  稳定评估前置。依法依规开展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作决策、定政策、上项目前,认真分析评估可能对社会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对评估出的隐患风险点逐一制定工作预案,全程跟踪化解控制。近3 年,全县共对101件重大事项开展评估,其中群众拥护顺利实施和通过化解矛盾、消除隐患后分步实施的92件,占比91% 。

  公开听证延伸。坚持把公开听证作为定分止争、化解矛盾的重要手段,对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征地拆迁安置、重大民生工程等项目,事前听证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事中听证消除群众各种疑虑,在释法说理中化解社会矛盾、在平等对话中提升社会认可度,从源头上舒缓群众情绪,减少社会纷争。

  强化多元调解构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

  加强网格调解。优化设置县乡村三级660个综合网格和 48个专属网格,充实调整210名兼职网格员队伍,通过网格员入户走访,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和矛盾纠纷,第一时间介入并做好情绪疏导、矛盾化解。2022年以来,全县网格员主动走访发现、自行化解小微矛盾纠纷6730余件,95% 的小微矛盾纠纷化解在村内。

  加强人民调解。选优配强 1142名人民调解员,同步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全县人民调解员专家库,遇有重大疑难复杂纠纷,采取“一案一专班、一案一团队”的形式集体会商、联合攻坚。今年以来,县乡两级调解中心调解重大矛盾纠纷50余件,绝大部分矛盾纠纷吸附在乡镇、化解在基层。

  加强专业调解。加快培育发展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规范提升12 家专调委组织,积极吸收、聘任专兼职调解员和专业对口律师,运用各行业、各领域法律法规政策,及时依法化解行业内热点难点问题。今年以来,全县各专调委共化解矛盾纠纷案件 140余件,同比增长18% 。

  加强商事调解。发挥县法学会商事调解中心作用,整合各部门、各领域调解资源,吸纳有威望的行业人士及经验丰富的行业协会负责人等力量参与,作为“去行政化”的中立第三方机构,依法调解当事企业诉求迫切、案情相对疑难复杂、需要多方联合调解的商事纠纷。商事调解中心成立以来,共有效调解复杂商事纠纷20余件。

  强化效果导向构建矛盾纠纷长治长效机制

  突出诉前调解。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推出立案调解机制,对案情简单、标的额不大、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案件开展“诉前一问”。2022年,诉前调解案件共收案1870 件,调解成功964件,新收诉讼案件同比下降16.62% ,降幅列德州市基层法院第2位。

  突出执行和解。创新建立随案执行机制,积极督促责任人履行义务,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2022 年,在执行一起涉企业借贷纠纷案件时,积极引导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连带化解一起涉工程款民事案件、一起涉借贷纠纷案件、一起涉虚假诉讼立案审查案件,最大程度避免三方后续可能引发的复议和诉讼纠纷。

  突出“衍生”防治。围绕民间借贷、婚姻纠纷、买卖合同、金融借款合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等易发多发纠纷,就办案中发现的管理漏洞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出台相关实施意见,促进堵塞漏洞、改进工作、减少纠纷,切实达到“审理一案,解决一串,教育一片”的效果。

(责任编辑:雅君)
 
中经法治网---中经视觉旗下重点法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