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其中,法治环境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今年以来,杭州市西湖区深入践行“六六行动”,充分发挥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共同体作用,着眼于助力改革创新、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强化政企联动、发挥律师行业职能等方面,致力于为经营主体平等竞争、蓬勃发展厚植土壤,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西湖营商环境2.0版。
政企携手多措并举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既没有捷径可走,也不能单兵独进,尤其需要政府、企业联动,综合发力。
今年以来,省委、市委就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作出了系列重要部署,为此,西湖区也牵头协调、积极谋划,制定《西湖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法治环境改革行动方案》,编制法治环境年度工作要点,牵头推进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法治相关工作,为全力全面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提供硬核支撑。
当前,数字经济正加快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大数据产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结合西湖区数字经济相对发达的产业特点,今年4月,西湖区检察院与区工商联等部门立足企业数据合规,研究出台了《西湖区企业数据合规指引》,由点及面为企业提出预防性建议,在全区企业合规案件中释放司法“温度”。
此外,今年以来,西湖区司法局创新打造涉企风险监测防控体系,以数字赋能,打造监测防范“一体化”,目前已实现对区内118655家在营企业的系统监测,企业覆盖指数达99.88%,累计发出预警1626次,助推化解信访积案575件。该项工作入选全省“一地创新、全省共享”“一本账”S0、省数字法治建设“揭榜认领”项目、《杭州市级营商环境优化提升2023年度工作要点(法治环境部分)》创新类特色改革项目。
同时,为了让政府和企业之间有更好的良性互动,西湖区司法局制定出台《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监测政企联动机制方案》,探索两大机制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设立法治化营商环境效能“监测点”,对破解执行难、破解重点企业合规难、破解知识产权纠纷处置难的“破三难”工作进行动态监测;从区政府法律顾问、区法治建设监督员、企业家中聘请10名代表,组建助企发展“评价官”队伍,同时设立律师党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联络站、警企联络站、检企联络站等4个助企发展“联络点”,为解决基层痛点难点提供助力。
全方位发挥
律师专业优势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律师队伍是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力量。
今年7月,第七届西湖律师论坛暨“国际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论坛在杭州举办,吹响了西湖律师积极响应三个“一号工程”、助力“六六行动”、奋力谱写“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首善之区”的集结号。
论坛上,相关律师事务所代表作分享交流,展现了西湖律师在涉外业务领域的执业经验和可视化成果。同时,为全面展示西湖涉外律师对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此次论坛还正式成立了西湖区涉外公益法律服务团,该服务团由30名成员组成,并聘请了多位涉外专业律师为顾问。涉外公益法律服务团的成立,将为西湖区和杭州市的民营企业境外国外民商事活动提供更专业到位的法治服务保障。
此次论坛是西湖区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众多行动之一。为破解为企服务难点、提高律师服务水平,西湖区还举办了“聚力‘六六行动’共话企业合规”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持续推动律师服务经济发展、护航中小微企业提档升级;举办短视频知识产权保护热点问题研讨会,积极响应“一号改革工程”,鼓励创业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此外,为充分发挥好西湖区近2800名律师的法律服务资源优势,将法律行业的力量联合起来、调动起来,共同参与到法治营商环境建设中,西湖律师持续开展“法治体检”、做优“律师服务经营主体全覆盖”、强化“千所联千会”等,打造“红盟1号法律服务团”“青英N+1法律服务团”等持续向平台、商圈、园区输出法律服务,为全区12万余家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智慧精准的法律服务,并推动区内律所与17家商会签订法律顾问合同,彰显律师暖企护企助企“西湖温度”。
改革创新
让企业轻装上阵
“是我太心急了!在营业执照补正期间就着急开门营业……”近日,西湖区一商户感受到了“首违不罚”的执法温度,“幸好刚出台的措施‘救’了我一回,这次免予处罚,以后一定按规定经营。”
今年6月,西湖区司法局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8个执法部门,共同制定了《西湖区关于在涉企行政执法中推行轻微违法首违不罚事项清单的指导意见》,涵盖财政、公安、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市场监管、文化和旅游、综合行政执法、应急管理等8个领域共147个事项。“‘首违不罚’这一举措为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新业态、创新型企业在发展初期提供了更加宽容的法治环境。”西湖区司法局区委依法治区办秘书科科长吴引弟介绍说。
除了出台“首违不罚”清单,西湖区还创新探索市场化解纷机制,让企业摆脱纠纷负累、轻装上阵。
作为杭州的核心城区,西湖区经济发达,是全市经济发展重要城区之一,共有各类经营主体14万余家、上市企业37家。经济的活跃,伴随的是各类矛盾纠纷日益增长,特别是商事纠纷,由于诉讼周期长、经济成本高,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负担。如何维护安全有序的市场秩序、打造高效便捷的法治环境?
以法院推进市场化解纷入驻“共享法庭”为契机,今年7月,西湖区法院与区工商联签署《关于建立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合作机制的框架协议》,成立西湖区商会调解中心,通过吸纳符合条件的专业调解组织入驻并设立工作室,搭建“商人纠纷商会解”新平台,形成“庭务主任主导+律所调解员调解+法院指导法官指导”的工作模式。
该模式自启动以来,已接收商事调解纠纷940件,结案287件,调解成功121件,调解成功率超40%,平均用时26.8天,为企业减少诉讼费近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