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法治网---中经视觉旗下重点法治网站
欢迎您进入中经法治网!
首页 > 新闻资讯
“一堂一庭”描绘基层共治新“枫”貌
来源:浙江法制报 2023-12-22 07:07:04

  “多亏了你们,把这起矛盾化解在源头……”近日,在开化县林山乡“一堂一庭”调解室内,经过开化县人民法院法官的现场指导,以及政协委员、人民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达成调解协议,雇主当场支付了11万元赔偿金。

  这起纠纷的诉前成功化解,得益于“政协民生议事堂+法院共享法庭”(简称“一堂一庭”)融合互促机制。

  2022年6月,衢州市政协与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创新建立了“一堂一庭”融合互促机制,推动司法服务和政协协商向基层双延伸,放大各自特色优势和强大效能,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多元融合、就地就近的司法服务,实现了“1+1>2”的基层治理效果。

  全市域覆盖

  常态联络促融合

  “一堂一庭”如何破除业务壁垒,实现工作机制共融、工作理念共塑?首先要做的,就是以场所共建为支点,打破物理空间的阻隔。为此,衢州依托政协民生议事堂和法院共享法庭现有硬件设施,按照统一标志标识、统一匾牌上墙、统一工作机制等标准,实现全市域覆盖。

  “市、县两级政协建立了‘一堂一庭’人才库,将来自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的基层政协委员纳入人才库,组建了一支由300余名政协委员组成的共享法庭在线协商调解人才队伍。”衢州中院民一庭庭长吴明军介绍,法官根据案情需要邀请政协委员参与纠纷化解,依靠他们各自专长以及群众基础好、社会经验丰富的优势,精准发现矛盾化解关键点,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与此同时,衢州法院建立了基层法庭联系辖区乡镇民生议事堂、村社协商驿站沟通协调机制,如柯城区组建“联系政协领导+联系法院领导+联系法官/庭务主任/政协调解员/8090宣讲员”队伍,龙游县出台《政协委员参与共享法庭协商调解工作规则》,开化县建立“协商星期二”工作机制广泛凝聚政协委员共识。

  全过程沟通

  数字赋能增便利

  “本次线上培训活动简洁、高效、实用,既增强了金融纠纷多元化解的信心,又掌握了参与诉讼的技巧和方法,让我们受益匪浅。”今年2月10日,柯城区人民法院金融审判团队以“防范金融风险”为主题,向共享法庭庭务主任、“一堂一庭”人才库成员开设普法“云”课堂,与会人员纷纷点赞。

  衢州依托“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全域试点,推进“一堂一庭”与基层治理平台工作界面对接形成工作闭环,针对委员重点关注的案事件及提案,办理前主动联系,通过村情通、邻礼通、企情通、社情民意应用等数字化应用,全面准确掌握建议背景和具体要求,找准政协委员反映焦点。

  为加强“一堂一庭”宣传推广,讲好“一堂一庭”实践应用好故事,衢州法院将庭审直播、案例点播等司法资源前倾,在办理委员重点关注的案事件及提案的过程中,主动邀请政协委员,借助共享法庭网络庭审直播平台、政协公众微信号实现远程办理和现场直播,累计邀请政协委员参与、见证各类活动297场次,吸引8万余人次观看。

  全方位参与

  服务基层提实效

  “远亲不如近邻,切莫因为两片瓦片伤了邻里间的和气。”6月27日,在衢江区杜泽镇开展的“民主协商聚共识,‘一堂一庭’解民忧”专题协商议事活动中,政协委员与法官一道,就一起邻里纠纷展开调解。

  村民潘某与邻居俞某,因为厨房瓦片的修建高度以及由此带来的雨水冲刷问题发生争执。政协委员、法官结合“三尺巷”的故事和民法典,耐心劝说双方互相体谅。最终,双方当事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各自退让,达成协议。

  为满足群众对多元化、专业化、类型化的纠纷化解需求,法院主动梳理适合协商的民事纠纷案件,邀请政协委员参与协商处理或由共享法庭法官巡回审判,全力打造“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助推“一堂一庭”从解决纠纷向预防纠纷延伸,实现矛盾纠纷源头解、就地解、实质解。

  据统计,全市“一堂一庭”矛盾协商调解集中月共开展各类活动300余场次,协助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00余件。

  “下一步,我们将在统筹调配矛盾调解资源上持续发力,迭代升级‘一堂一庭’共建共融平台解纷功能,建立健全矛盾收集、按需调处、指尖协商、分类交办、持续跟踪等诉讼服务全链条机制,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打造具有衢州辨识度的基层治理品牌。”衢州中院副院长祝菊红表示。

(责任编辑:雅君)
 
中经法治网---中经视觉旗下重点法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