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邑县大营镇地处三县交界,接壤赵县、柏乡县,流动人口多,社情民意复杂。大营镇向科技要力量,搭建“党建‘e’联网、服务‘一’码通、问题动态清‘零’”的基层治理“110”服务平台(简称“110”服务平台),做到群众“扫码”理民意、为民“办事”解民忧、事后“反馈”顺民心,达到“群众理有地方讲、苦有地方诉、事有人去办”的良好效果。2020年以来,该镇依托“110”服务平台,解决群众诉求2368件。2021年,该镇中大营村被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1年、2022年,该镇连续两年获评石家庄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
搭建服务平台,线上线下收集民意。该镇依托镇微信公众号,建“110”服务平台,服务辖区群众,集中发力基层社会治理、公共服务。该镇工作人员将印有“110”服务平台二维码的党建连心卡送至每家每户,打造“线上+线下”倾听民情双渠道。“110”服务平台依托微信建立,群众扫描二维码,可直接填诉求,最大程度方便了群众。以往干部到村入户排查矛盾纠纷,群众积极性不高,许多问题线索不能第一时间发现。“110”服务平台赋予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主体地位,他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填报信息,大大提高了矛盾纠纷摸排的效率和精度。
组建三支队伍,打造解纷服务团队。该镇着眼快速、高效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组建“村干部+骨干党员+志愿者”为主体的“三级服务员”队伍,补齐基层社会治理短板。充分发挥村干部在当地“主心骨”作用,吸纳156名“两委”干部组建“星级服务员”队伍,及时发现问题、化解矛盾纠纷,营造干群共治良好氛围。吸纳全镇620名骨干党员组建骨干服务员队伍,打通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吸纳各村268名青年志愿者组建志愿服务员队伍,鼓励各村发展党员须有志愿服务员经历,引导辖区优秀青年带头遵纪守法、服务群众、促进邻里和谐,以“正向激励”实现“心的治理”。
聚焦问题清“零”,健全完善联动机制。该镇以事要解决为目标,不断健全体制机制,解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实现问题矛盾动态清零。筑牢村级战斗堡垒,“三级服务员”队伍分布全镇25个村156个网格,第一时间为群众提供服务、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确保小事不出村。种好乡镇责任田,健全分片督导机制,镇党委委员包片负责,定期听取群众建议,现场办公解决问题。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联席会,对平台反馈需要协调解决的“大事”共商共议,镇村合力,确保大事不出镇。县镇村联动处置,对“110”服务平台出现的地域跨度大、职能交叉多、超出镇级职能范围的难事,实行“镇级研判-向上问计-联动处置-反馈评价”四步工作流程,保证乡镇在作为矛盾化解主体的基础上,丰富延伸解决问题的力量和办法;协调兄弟乡镇、职能部门,明确主体,拿出措施,提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质量和效率,确保难事不出县、问题全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