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法治网---中经视觉旗下重点法治网站
欢迎您进入中经法治网!
首页 > 高端论坛
专访刘灏青:跨界学术背景下的新视角
来源:中经法治网 2024-01-17 12:09:59

  在法学和心理学两大领域中,清华大学法学硕士与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的双重背景,使刘灏青成为了这两个领域中独特的存在。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他,一起探讨他在学术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和心得。

  问:您在清华大学取得法学硕士学位,并在周光权、张明楷等法学大家的指导下学习,这对您的学术和职业生涯有何影响?

  刘灏青:在清华法学院的学习经历,为我打下了坚实的法学基础。周光权、张明楷等老师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我影响深远。他们让我认识到法学不仅仅是条文和案例,更是一种逻辑严谨、思辨深刻的学科。这段经历对我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我更加注重分析和推理。

https://img.toumeiw.cn/upload/ajax/20240117/fa0ff748852914021b3a8678260bbd5b.png

  问:您在2022年取得了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师从钟杰、刘兴华等心理学大家。您是如何将法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

  刘灏青:在北大心理学院的学习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法学与心理学之间有许多共通之处。法律和心理学都是研究人的行为和思维的学科,而人的行为和思维又是相互影响的。通过将法学与心理学相结合,我可以从更全面的角度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这种跨学科的研究视角,使我在解决法律问题时能够更加深入地洞察人心,更具人文关怀。

https://img.toumeiw.cn/upload/ajax/20240117/44a1eed9cb3b8654231b2b8ddebef91a.png

  问:您认为这种跨学科的学术背景对您未来的研究和职业生涯有何帮助?

  刘灏青:我认为这种跨学科的学术背景为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在法律实践中,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案件背后的心理动机和社会因素。在心理学研究中,我能够引入法学的逻辑和思辨,使研究更具说服力。未来,我希望能够在法律和心理学的交叉领域做出更多有意义的贡献,为社会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法律服务。

  延伸阅读:

  刘灏青的人物经历:

  2000年8月,首次接受心理咨询的综合培训;

  2000年10月至2022年,参与深圳市公安局心理服务中心的热线值班及危机干预工作;

  2003年7月,参加深圳市公安局主办的“行为认知与催眠治疗培训班”,授课人方新;

  2008年6月,参加深圳阳光驿站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的“精神分析心理咨询专项培训“,授课人曾奇峰;

  2009年9月,通过国家人社部的全国统考,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2011年4月,参加“欧文亚龙团体小组理论与实践”培训,小组带领者及主讲人:辛思洁,由万生心语心理咨询公司主办;

  2012年12月,本人作为长程团体小组带领者,开办“内勤民警心理互助小组”,朋辈督导樊荣;

  2014年6月,参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和深圳市公安局联合主办的“心理学在公安民警队伍管理中的运用”培训班,为期7天。授课内容和授课人:群体性事件中的心理机制(谢小非)、行为心理与行为控制技术(钟杰)、团体辅导与团队建设(官锐园)、压力与健康管理(刘海骅)、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与实践(徐凯文)、人格心理学(姚翔)、员工帮助计划(张西超);

  2015年8月至2022年,组建深圳南山警务心理中心,开设长程“音乐减压团体小组”;

  2016年12月——2017年2月3月,分3阶段参加“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统一方案UP”,授课人:杨帆(江苏师范大学教授,波士顿大学“情绪障碍跨诊断统一方案UP”认证的培训督导师),期间接受杨帆的个体督导24小时,连续个案督导达24小时;

  2017年在音乐心理减压的基础上研发创造“音乐心理党课”;

  2017年4月、6月、9月,2018年5月、7月、11月,围绕“情绪障碍统一方案UP”,分6阶段在深圳参加认知行为治疗CBT综合培训,授课人王建平,主办方:注册系统广东督导点。期间接受王建平(注册系统督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的团体督导52小时,含连续个案督导6小时;

  2017年9月参加“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深圳研究生院的研修班,学制3年,必修科目和授课老师包括:临床心理学伦理(钱铭怡)、认知行为治疗(钱铭怡.李松蔚)、心理动力性治疗(姚萍)、变态心理学(王雨吟)、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实务(钟杰)、心理学研究方法(张昕)、家庭治疗(易春丽)、团体心理辅导(官锐园)、自杀与危机干预(钟杰)、临床访谈与评估(姚萍);

  2017年12月,参与华南师大心理系与广东省公安厅主办的“心理服务提升班”,培训内容包括心理教学法、团体心理训练、沙盘治疗、短期焦点解决治疗;

  2018年4月,为提高“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UP”的正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参加“正念认知疗法”培训,授课人薛建新;

  2018年6月,为精进“情绪障碍UP“的重要环节,再次参加“八周正念减压标准课程”,授课人赵玲(香港医管局博士、美国麻省大学卡巴金正念中心认证);

  2018年12月,2019年4月,2020年12月,分3阶段参加心理创伤EMDR培训,主讲人方莉、陈维梁等,中国心理卫生协会EMDR学组主办;尝试将EMDR整合到“情绪障碍UP”中,接受苏细清(注册系统督导师、欧洲EMDR培训督导师)、王晓丽(欧洲EMDR培训督导师)的督导;

  2019年11月,为带好“睡眠障碍团体小组“,接受美国加州大学蔡振宗的督导;

  2021年10月,应邀加入中国性心理学会,成为第7届委员;

  2022年5月,通过北京大学组织的毕业论文答辩,取得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

(责任编辑:宗何)
 
中经法治网---中经视觉旗下重点法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