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法治网---中经视觉旗下重点法治网站
欢迎您进入中经法治网!
首页 > 法治文化
“我想成为帮助孩子按下重启键的人
来源:中经法治网 2024-01-15 09:03:49

  “你很难想象,深夜或是凌晨,一个人走上这条走廊时,心里那种莫名的慌张……”在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的未成年人保护站,回忆起初到这里时的情景,陈祺忍不住自嘲当时自己“太胆小”,“但只要想到自己要去保护的那个孩子,竟然马上就有了勇气”。

  陈祺,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在未成年人检察部门工作的5年里,这个位于医院内的未成年人保护站,便是她倾注了最多心血的地方。

  “一站式”保护

  2017年,陈祺办理了一起幼儿园门卫猥亵案件,被害人是年仅5岁的女童妮妮(化名)。当天,妮妮的妈妈有急事,临时将女儿委托给门卫照看。谁料,看似和蔼可亲的门卫爷爷对妮妮实施了猥亵。

  虽然对方受到了法律严惩,但因为案件办理过程中被多次询问,妮妮出现了做噩梦、不愿和人说话等心理应激障碍。这像一块石头压在陈祺心头,“如果悲剧无法挽回,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把伤害降到最低?”

  当年7月,在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鄞州区检察院未成年人保护站在鄞州第二医院成立。依托专业的医疗资源,开辟绿色通道,未成年人保护站实现了对未成年被害人案件询问、身体检查、证据提取、心理疏导等工作的一次到位、一站解决。这样“检警一体、检医合作”的一站式办案场所和办案模式,也成为全国首创,被推广至全省、全国。

  虽然是一站式办案场所,但这里布置得非常温馨。“孩子们本身就遭受了身心双重创伤,所以保护站内部各功能区的装潢模拟了家庭儿童房的设计,就是为了让孩子有安全感。”通往保护站的楼层,还配置了独立进出的电梯和大门,也是为了保护被害人家庭隐私。

  为确保自己能第一时间了解案件相关情况,陈祺与公安110平台保持密切联系,只要辖区内发生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公安机关都会第一时间将信息推送到陈祺手机上,团队成员会立即赶到保护站。

  鄞州区检察院还会同区公安分局、区法院、区司法局等部门出台机制12份,规定了一站式取证、一次性提取固定证据,心理专家同步跟进疏导治疗、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司法社工全程介入等制度。有了对未成年被害人的充分保护,陈祺心上的大石头才终于放下。

  不仅拼,还很“暖”

  妮妮的案件还让陈祺思考另一个问题,如何在孩子们身边筑起一座安全防护墙?

  当时,一些地方的检察机关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设立了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信息库。但这些数据仅限于本地,而现实中往往存在违法犯罪人员在一个地方犯罪转而到另一个地方入职的情况。如何汇总全国的海量数据?

  “在一些特殊时刻,祺姐总是特别‘拼’。”鄞州区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舒雯说,2019年,在当时全国都没有先例的情况下,陈祺带领大家花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率先建立起覆盖全国的有性侵违法犯罪人员基本信息数据库,为鄞州区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用人单位及主管行政部门提供查询服务。直到现在,这个数据库的信息仍在每月实时更新。 (下转2版)

  (上接1版)

  陈祺不仅拼,还很“暖”。“孩子们还小,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再想想办法。”鄞州区民政局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科科长李健健说,这是他听陈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2017年底,陈祺办理了一起碰瓷诈骗案。审查案卷时,她发现一个细节:犯罪嫌疑人为了向三轮车车主诈骗,竟逼迫未成年的儿子小金(化名)跳车,之后以三轮车车主驾驶不当造成小金摔落为由,共诈骗5名三轮车车主“赔偿款”15000余元,“这种做法不仅是利用未成年子女实施违法犯罪,甚至还将未成年子女的生命安全置于极度危险的境地。”对该案,陈祺作为承办人除了指控小金父母构成诈骗罪外,还启动了撤销监护人资格的诉讼。

  但是,如果同时对小金父母批准逮捕并撤销监护人资格,小金的生活谁来照顾?陈祺又做了一个尝试,在办案中引入监护人资格的调查评估机制。根据评估结果并征求小金本人意愿后,最终该案仅对小金的父亲批准逮捕并依法启动撤销监护人的程序,有悔改表现的小金母亲继续担任小金的监护人。

  案件进展到这里,陈祺还在为小金操心。原来,小金居住地在临海,根据规定,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案件,小金的居住地法院也有管辖权。如果小金的母亲向临海法院提出申请撤销小金的父亲监护人资格的诉讼,就会导致诈骗的刑事案件和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民事案件分属不同法院审理,这不仅会延长诉讼时间,更不利于后续对小金开展心理干预、司法救助等保护工作。

  为此,陈祺和法院沟通协调,最终将刑事和民事案件一并审理,由此开启了运用刑民一体化审查办理机制办理监护侵害案件的先河,该案获评最高检监护侵害监督典型案例和全国检察机关办理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优秀案例。

  以此案的成功实践为起点,2018年,鄞州区检察院与法院、民政会签《关于建立监护侵害未成年人“刑民一体化”办案机制的若干意见》,确立“刑民一体化”审查办理模式,以“办案的一体化”和“保护的一体化”,保障涉案未成年人的权益。

  难忘的“第一案”

  办理案件多年,陈祺对那些案件中的孩子难以忘怀,尤其是办理的第一起未成年人案件的当事人。

  那个孩子叫小杨(化名),陈祺办理该案时发现,小杨此前在宁波已有十几次盗窃犯罪记录。这样的孩子,还有挽救的可能吗?陈祺进行了社会调查,得知小杨是因为和父母发生争执,赌气从外省跑到宁波打工,因为年龄小、没有技能,找不到工作的他一次次实施盗窃。

  陈祺还发现,每次讯问时,小杨都“坦率”认罪,但表情冷漠。几次接触后,陈祺确定,小杨的本质并不坏,要帮他,当务之急是让他学到一技之长。于是,她联系了十多家企业,最终为小杨找到一家职业技能学校。

  再次见到小杨,陈祺问他愿不愿意去帮教基地学习厨艺时,小杨哭了,“我愿意。”接下来的考察期间,小杨不仅学会了厨艺,成为一家知名餐饮企业的厨师长,还主动加入反扒志愿者团队。“后来,他邀请我们去他工作的店里吃火锅,说要请客。我们团队都去了,当然是我们自己付的钱。”陈祺说,他们由衷地为小杨高兴。

  为帮助那些曾经犯了错的孩子重回正轨,陈祺和团队打造了“七色花”社会观护服务项目,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专业力量,对涉案未成年人开展行为矫正、心理救助、技能培训。2020年,“七色花”未检品牌被写入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办理一起未成年人案件,意味着帮助一个少年重启人生。作为未检检察官,陈祺想做的,是成为那个按下重启键的人。

  俩月:人民公安报

(责任编辑:雅君)
 
中经法治网---中经视觉旗下重点法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