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了,电瓶车掉电非常快,能不能再多增加一些换电柜?”“公共场所,比如医院、商场,是我们跑的频率比较高的地方,但是这些地方车流量大,周边停车是一个难题。”“我想读大专,该如何备考?”……“骑士圆桌会”上,外卖小哥们踊跃发言。
新就业群体渴望融入城市却缺乏归属感,为了将实事办到痛点上、把服务做到心坎处,激发他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活力,杭州市余杭区在仓前街道试点建立由外卖骑手流动党员为主体、集聚新就业群体广泛参与的“骑士圆桌会”,通过定期召开圆桌会议,紧扣新就业群体需求点,推动新就业群体关心的“件件小事”变为“暖心实事”。
针对外卖骑手在圆桌会上提出的问题与建议,余杭区积极整合资源,推出“雨露工程”计划,依托小哥学院联建项目,支持新就业群体攻读大学本科或专科学历教育,提升整体文化素质和学历层次;打通“外卖最后一百米”,在医院划分外卖车辆停放区域,联合交警发放临时通行证便于出入;街道新增多个电动车充电桩,成功画出了“5分钟换电服务圈”……
“对于我们而言,最紧迫的需求是能有个固定的地方歇歇脚、给手机充满电。以前只能去商场找个地方休息,现在好了,多了个新去处。”外卖骑手陈金科高兴地说。在余杭区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阅读休息区、应急物品区、健身区等布局合理、一应俱全。如今,类似的服务阵地正在余杭全区“点面开花”。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城管驿站等阵地,余杭区已建成“爱心驿家”20个,创建全国“最美驿站”2个,构建起15分钟服务矩阵,为新业态劳动者提供了休憩补给、教育培训、应急医疗救助等全方位服务。
如今,在仓前街道,新就业群体已逐渐成为城市治理的新力量,穿上制服,他们是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脱下制服,他们转身成了“街道管家”“民情前哨”“移动探头”等。“这家店似乎没有安装阳光厨房,建议你们再来核实一下。”日前,外卖骑手齐帅取餐时发现美塘广场负一层一家水果捞店卫生环境非常差,随即录下现场视频,并通过“平安骑手”在线处理平台线上报送。一旦隐患被确认,后台自动给予积分,骑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兑换实物,享受诊疗、理发等惠民服务。外卖骑手的随手一拍,使基层治理工作哨点进一步前移,有效延伸城市基层治理触角,真正打通了社会治理“最后一厘米”。
来源:浙江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