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公司已对全网信息安全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对内部人员审阅权限进行了严格限定和留痕查看,感谢检察机关提供宝贵建议和支持。”2023年11月23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检察院派员回访辖区新能源重点企业启航公司(化名)时,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诚挚地说。
2022年6月,启航公司在对职工崔峰(化名)进行离职审查时,发现其偷偷将公司部分涉密文件传输至个人手机,并通过微信传给妻子,于是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经司法鉴定,崔峰传输并存储的文件中,有6项属于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信息,密点评估价值共计人民币500余万元。
2023年2月10日,金坛区检察院刑事检察官应邀提前介入侦查。经查,崔峰虽有传输存储行为,但暂未将该商业秘密泄露给他人,公司损失难以确定,因此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公安机关后作出撤案决定。
“如果此类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既不承担刑事责任,也不承担行政责任,对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将会造成很大伤害。”针对该案情况,金坛区检察院立即启动一体化融合履职机制。该院行政检察部门进行综合审查后,认为崔峰的行为已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应当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
2023年3月14日,经金坛区检察院向该区市场监管局制发检察建议,该局依法对崔峰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进行立案查处,责令崔峰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20万元。
针对办案中发现的商业秘密保护漏洞,金坛区检察院积极延伸职能,从提升员工法律意识、完善落实保密制度、增强企业维权能力等方面,向启航公司提出建议,帮助该公司筑牢商业秘密保护墙。
办案过程中,启航公司提到了不少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难点问题,包括侵权鉴定成本高、专利申请难等,引起了检察机关的注意。为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排忧解难,2023年4月,金坛区检察院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工商联等部门,与辖区20余家新能源重点企业座谈交流,形成了《金坛区新能源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建议》的调研报告,受到区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同年6月,该院与工商联联合成立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先后走进30余家新能源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邀请企业代表参与检察开放日活动12次,对7件可能影响企业发展的案件依法开展监督,化解债务纠纷、劳动争议等案件6件,督促法院依法快速解除涉企银行账户冻结资金250余万元。同年10月9日,该院与区公安分局、区法院、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实施意见》,从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专家库人才库、推进知识产权鉴定等方面开展工作,织密新能源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网,助力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