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法治网---中经视觉旗下重点法治网站
欢迎您进入中经法治网!
首页 > 营商环境
他们努力“卖货”一年,终于为64名工人结清血汗钱
来源:中经法治网 2024-02-09 19:05:22

  这几天,在云和摆摊卖菜的陈典和妻子王丽(均为化名)正忙着准备回四川老家过年。不过,有件事却让他们一直难以释怀:想请一群法官吃顿饭,但他们总说忙。

  这群法官叫什么名字,夫妻俩并不知道,但对每个人一年来给予的帮助却记得清清楚楚。

  时间回到一年前。2023年正月初八早上8点半,云和县人民法院执行局负责人柳秀峰刚上班就接到电话,“喂,法院吗?有人在抢机器,你们快来!”他和执行法官蓝轲立即带着法警赶到玩具厂。

  这家玩具厂就是当时陈典夫妻所在的工厂,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倒闭。当天,有供货商趁老板不在,搬运机器,打算以此抵上玩具厂拖欠的货款。“我们工资都没发,没有了机器,我们的饭碗就彻底砸了。”没拿到工资坚持守厂的工人发现后,一边阻止,一边呼叫法官。

  柳秀峰和蓝轲耐心释法说理,供货商们同意暂时归还机器。柳秀峰他们临别时,看着工人们焦急的眼神,承诺道:“别担心,法院一定帮你们拿回工资。”

  之后,云和法院开启绿色“保薪”通道,清点、查封现场机器及货物,为司法拍卖做好前期准备。“有法院帮忙,我们就像吃了‘定心丸’。”陈典说。

  但接下来事情的进展一波三折。由于玩具厂厂房是租赁的,如不及时腾空,每月需支付2万元的租金。蓝轲联系县玩具协会,经多次协商,终于找到一个闲置仓库,让玩具厂的机器及货物有了新去处。

  司法拍卖环节又有新问题。玩具厂的机器中,20多台砂光机、雕刻机的款式都较老,线上司法拍卖未能吸引到买家,线下也少有人来问询。卖家不来,就上门去找——蓝轲他们马上改变策略。听说庆元、缙云一带有不少类似厂家,他们就拿着照片和样品登门拜访。走了五六家后,庆元的一名老板表示有兴趣,但嫌价格高。“玩具厂有修理工,如果机器坏了,我们可以帮忙维修,但19万元的总价不能少。”就这样,蓝轲他们以提供售后服务的方式,把机器卖出了合适的价格。

  至于零散的货物,线上亦少人问津,执行人员只能采取线下“清仓大甩卖”的形式出售。只要工人代表打电话来说有买家,蓝轲他们就跑到工厂“卖货”,无论是晚上还是节假日,他们都以最快时间赶到。

  “法官,有人想买厂里的风扇,你快来。”蓝轲他们记不清接到了多少次这样的消息。一年时间里,办案笔记里详细记录着每一笔“买卖”:木头木屑1包50元;水桶1个10元;电风扇3台200元;废纸板600元……凡是能变现的,蓝轲他们都想办法卖,就连放在墙角不起眼的旧蒸饭架也被他们找出来,让工人修好后卖了200元。至于水电设施、环保设备以及阳光棚等,蓝轲他们让工人打理得干干净净的,再以合理价格卖出。为保证每笔买卖公开公正,两名工人代表负责和所有买家签下价格承诺书,做到有账可查、有据可依。

  经过一年努力,执行局最终筹得46万余元的执行款,付清了64名工人的工资。“我那时正好因病需要做手术,及时到账的4.8万元工资,真是我的‘救命钱’。”陈典动容地说。

  更让陈典夫妻意外的,他们后来在云和街边支了小摊卖菜维持生计,“法官他们不时就会来照顾我们的生意,有时看到菜卖不掉,会把菜全部买光,让我们早点收摊回家。”陈典说,虽然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这群法官让我们渡过了难关、看到了希望”。

  昨日,多番商量后,陈典夫妻和曾经的工友们写下一封感谢信,寄往云和法院:“饭虽没吃成,可我们还是要送上锦旗和感谢信……在我们心里,你们是好法官!”

  来源:浙江法治报

(责任编辑:雅君)
 
中经法治网---中经视觉旗下重点法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