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法治网---中经视觉旗下重点法治网站
欢迎您进入中经法治网!
首页 > 营商环境
以法治之力护佑绿水青山
来源:中经法治网 2024-02-21 20:15:23

  幽幽燕山,滔滔滦河,如画山水,大美承德。

  在这山水间,跃动着一抹“检察蓝”。近年来,承德市检察机关坚决扛起首都“两区”建设政治责任,充分履行检察职责,因地制宜,内外联动,为专项监督工作贡献了承德检察智慧,为“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建设贡献了检察力量。

  自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616件,立案609件。其中,大气环境领域103件、水环境领域141件、土壤环境领域88件、生态资源领域277件。2件典型案例刊登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案例专刊,8件典型案例被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发布。

  因地制宜 多方联动

  聚焦区域特点促专项监督成效

  2023年8月10日,兴隆县青松岭镇。京津冀“四市五区”公益检察·护航大美燕山联合行动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启动仪式上,河北省承德市、张家口市、秦皇岛市、唐山市,北京市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天津市蓟州区“四市五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签署了《京津冀“四市五区”公益检察·护航大美燕山联合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规定,“四市五区”检察机关重点围绕破坏燕山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资源等四大领域,积极开展跨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专项法律监督。同时,切实加大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案件线索移送、办案协商沟通、办案协助保障等工作力度。

  承德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燕山山脉、滦河水系、河北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山水、林地资源,形成以重点领域监督带动全局监督发展的工作格局。深入开展有承德地域特点的潮河流域水生态治理专项监督、滦河流域水生态治理专项监督、燕山绿色矿山建设专项监督、塞罕坝及周边森林和草原保护专项监督4个小专项监督活动。开展河流流域集中攻坚行动。截至目前,承德市23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达标率全部达到100%,保持全省前列。

  科技赋能 深挖案源

  形成监督合力提升监督质效

  承德市高新区一处山体疑似被破坏。对此,检察机关高度重视,充分发挥“科技检察”优势,认真查看无人机航拍画面,指导调查取证,立案后组织召开多部门磋商会、制发检察建议等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经查,违法行为人自2022年初开始在此地违法堆放建筑垃圾和渣土,共35000余立方米。最终,在检察机关和公安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破坏环境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在扎实推进“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专项监督工作中,承德市检察机关全方位拓展监督线索来源渠道,加大科技赋能力度,持续开展检察宣传工作,着力形成以检察机关为主体、政府相关部门全力支持、社会群众积极参与的监督工作合力。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主题检察开放日12次,现场宣讲354次;召开“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专项监督工作新闻发布会12次;共发放宣传手册等宣传物品10余万份,张贴宣传海报6000余张,通过检察机关12309举报电话收集线索27件,立案7件。

  完善机制 内外协作

  打造检察一体化监督工作机制

  2023年,承德市生态环境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联合下发《关于探索开展“降碳产品价值实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通知》,明确针对生态环境损害不可修复、不易修复,或造成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的环境资源类案件,行政机关在办理时可鼓励、指导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人通过认购降碳产品的方式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修复(含替代性生态修复)。

  认购降碳产品列为替代性修复方式,缩短了环境资源类案件的结案时限,提升了司法效能,是承德市积极探索降碳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此举既能增加财政收入,还能激发全民参与碳汇增绿的积极性。

  承德市检察机关坚持把稳定办案数量质量、有效推动系统治理作为检察办案目标,深入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邀请人大视察、密切与行政执法部门协调联动等制度机制,积极构建党委正确领导、人大有效监督、政府大力支持、检察机关主体作用充分发挥、行政执法部门密切配合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格局,引领和保障“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专项监督工作在承德健康有序开展。

  来源:河北法制报

(责任编辑:雅君)
 
中经法治网---中经视觉旗下重点法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