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自古繁华。接过亚运“薪火”,肩负殷殷嘱托,杭州市钱塘区正向着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一流新区的目标奔竞。作为新区基层法院,杭州市钱塘区人民法院坚持以“红领钱潮·法助共富”党建品牌为牵引,释放着人均结案473件的“大能量”,扎实做好改革创新治理三篇文章,冲刺在护航“两个先行”的时代前沿。
改革之笔,为宜商钱塘添动能
春江水暖,市场先知。“我们通过法院智审平台提交起诉材料,通常1天内就能有回应,20天左右就能有结果,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司法获得感。”钱塘区某生产企业法务孙女士表示。
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从立案到办结仅需22.83天,钱塘这项领跑全市基层法院的数据背后,是深入运用智审平台、坚持能动司法理念,将调解、集约、审判、执督、执行五大解纷模块有机结合,开辟出的一条快速解纷“绿色通道”。
“商业纠纷中,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调查取证是很重要的一环。以往,调查令缺乏核验途径,我们律师取证时或受到协查单位质疑,过程并不顺畅。”2023年5月,陈律师在代理某电力物资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时,通过“浙江法院网”的律师调查令“一件事”模块向钱塘法院提交申请,1日内就收到了该院签发的调查令,并在天津新港海关顺利通过核验,调取到了关键证据。
试行有关法律文书及律师身份在线核验服务,是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事项之一,旨在建立律师调查取证制度与营商环境优化的正相关联动关系。钱塘法院通过律师调查令“一件事”改革构建起律师申请便捷、回填及时,法官审签精准、监管科学,协同单位核验智能、反馈高效的新场景,以数字化手段破解“有令难行”堵点,改革成果在短短一年内已全市推广并入驻增值化服务中心,至今已受理了821名律师的申请。
创新之笔,为产业钱塘强支撑
随着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医药港正站在时代风口,迈向全国舞台。在钱塘,1700余家生物经济企业云集医药港产业平台,表达出了旺盛的司法需求。
“要积极探索生物经济司法治理新模式,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有力的支撑和服务。”钱塘法院的定位十分清晰。
2023年以来,该院将共享法庭入驻医药港增值化服务驿站,参与制定《生物医药产业企业合规工作方案》,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司法服务100余次。同时,该院以案例研究为落脚点,积极对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批设立杭州生物经济司法保护案例研究基地并举办首期论坛,聘任来自高校、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实务部门的专家,打造“案例库+智囊团”模式,充分发挥高质量审判案例的规则指引作用。
2024年,下沙人民法庭也将作为服务生物医药经济的专业法庭投入使用,并承接杭州中院生物经济审判庭钱塘巡回庭落地启用,护航生物医药产业在发展快车道上稳健前行。
治理之笔,为平安钱塘绘“枫”景
早在2021年12月,钱塘法院即率先全市开展市场化解纷试点工作,通过“公益性+市场化”模式,充分激发律师等专业调解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动能。一年后,市场化解纷中心在钱塘区大江东区块建成启用。
中心集成了规范公示、成果展示、调解室、案例研讨室等模块,引入了高校、律师、民非组织等调解资源,由审判团队提供业务指导,切实把好市场化解纷调解组织、调解员资格审查的“入门关”,既能真正让老百姓享受“一站式”“点单式”的解纷服务,又能提升调解员的专业素养。一年来,中心调解员已接收委派纠纷3606件,调解成功1508件,其中市场化调解成功411件,为当事人节约诉讼成本140万余元。
现如今,市场化解纷机制已向基层、行业延伸,并在金融小额协同治理等领域发挥着效能,让钱塘法院民商事案件收案首次实现下降,同比减少4.49%。
来源:浙江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