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法治网---中经视觉旗下重点法治网站
欢迎您进入中经法治网!
首页 > 基层动态
让教育之花在雪域高原绽放
来源:山西日报 2025-04-24 08:43:49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今年寒假期间,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开展了“晋师云支教”系列活动。在第一堂课上,一首《明日歌》饱含着支教团成员对孩子们珍惜时光、勤奋学习的殷切期待,跨越了千山万水,将两地师生的心紧紧相连。

  尽青春之所能,书写教育援藏情怀。自2016年起,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真情以及支援西藏教育的坚定决心,毅然踏上了支教的征程。此后的八年里,一批又一批研支团成员满怀热情、接续奋斗,利用线上线下双渠道,全方位、多形式地开展支教活动,让教育之花在广袤的雪域高原绚烂绽放。

  云端支教,以真心敲开孩子心门

  “更啦,能不能教我写你的名字?”“更啦,你的家乡有什么好吃的?”1月15日,当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们与西藏墨脱县完全小学的学生们第一次连线时,一声声“更啦”让他们有些疑惑,不过很快他们就明白这是藏语“老师”的意思。

  为加强与西藏学生的交流互动,丰富山区学子的假期生活,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假期开展了“晋师云支教”一对一志愿服务活动,为墨脱县完全小学的学生们提供了为期15天的兴趣课堂与课业辅导。如今,“晋师云支教”活动已然结束,志愿者和学生们也都回归到原本的生活轨迹。然而,墨脱县完全小学的学生央前拥措心中却始终挂念着那位云端的“更啦”。

  王耀君是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学生,在“晋师云支教”活动中,她与门巴族女孩央前拥措结为助学“搭子”,也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我最喜欢耀君老师了!她带我做实验、做手工,可有意思了。要是以后还有这样的活动,我希望她还能陪着我。”央前拥措害羞地说。今年元宵节的时候,央前拥措告诉王耀君,门巴族元宵节会吃汤圆和烤肉,每家每户都会精心制作白酒和黄酒,她也期待着有一天能带着王耀君尝尝门巴族的美食。

  线上,研支团的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学习知识;线下,也有名为“友谊”的种子在真情中悄悄发芽。“每次打开摄像头,看到拥措灿烂的笑容,都让我感到无比亲切和满足。如果有机会见面,我想好好抱抱她,把课堂上没讲完的故事慢慢讲完……”直到现在,王耀君还是会不时想起央前拥措那双亮晶晶的眼睛。

  满怀热爱,以耐心引领孩子前行

  墨脱县完全小学面积不大,学校里仅有两栋教学楼、十来间教室和500多名学生。但在这500多人里,就有来自藏族、汉族、门巴族、珞巴族等10多个民族的学生,这无疑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对于日常以门巴语和珞巴语交流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学习普通话、藏语和英语的难度很大。

  “对学生们来说,难度最大的语言就是英语,有的学生在六年级还没办法认全26个英文字母,就更不用说句子、文章了。”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刘洲说,他和团队成员卫怡帆分别负责五、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一开始,班里大部分的学生都听不懂英语,晨读时的声音总是稀稀落落、寥落无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英语水平,成员们积极向同校的领导和同事请教,耐心了解每位学生的学情,精准把握多民族学生在学习习惯、知识基础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努力让教学设计更符合多民族学生的需求。在教学实践中,他们巧妙地借助小组积分制度、完善课堂奖励制度等方式对在英语学习中表现优异或取得显著进步的学生予以表彰,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营造浓厚的班级英语学习氛围。

  如今的课堂上,学生们的英语读书声自信又洪亮。曾经连英语字母都认不全的学生会在课后主动请教问题,想在课上发言而举起的小手也多了起来。“虽然跟大城市的同龄人相比,我们的学生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相信在一届届志愿者的努力付出下,孩子们的学习水平一定会有很大提升。”卫怡帆坚定地说,“我们将怀揣着满腔热爱,为孩子们推开通往广袤世界的大门,引领他们砥砺前行、追逐梦想。”

  播撒希望,以恒心点亮孩子梦想

  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支教日志里,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们的高光时刻:带领足球社在泥地上踢出林芝市U13足球赛冠军,与文化鉴赏课的小朋友们一起感受东西方创世神话的奇妙差异,为了首次莲花阁讲解志愿服务顺利进行而反复打磨方案……日志中的一笔一画,不仅书写着支教团队八载坚守、初心如磐的动人故事,更为西藏墨脱的孩子们点亮了一条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成长之路。

  “老师,今天我第一次来莲花阁讲解,我担心表现不好。”“没事,咱们已经练习得很好了,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安李蓉至今还记得,2021年她在墨脱县完全小学成立第一个红领巾讲解员社团时,学生们那懵懂又满含期待的眼神。现在,第八届山西师范大学研支团成员刘邺铭接下这份责任与使命,每周带领红领巾讲解员社团的成员们前往莲花阁,身着民族服装,以稚嫩却自信昂扬的声音,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提供讲解服务。

  第一个红领巾讲解员社团、第一支国旗护卫队、第一个足球社、第一堂诗歌课堂、第一次线上云游览、第一支合唱队、第一套啦啦操……在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努力下,“兴趣课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我们播撒的不仅是兴趣的种子,更是改变人生的可能。”第八届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长安超林说。在这场跨越3000公里的支教旅程中,他们不只将教案和教具带上了雪域高原,更在西藏孩子的心中栽下了希望的格桑花。

(责任编辑:辛文)
 
中经法治网---中经视觉旗下重点法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