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法治网---中经视觉旗下重点法治网站
欢迎您进入中经法治网!
首页 > 基层动态
在田野间敲键盘 把生活过成诗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2025-09-24 16:36:48

  清晨,阳光斜照老街,数字游民张雨航走进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蜀山社区的办公地点,处理完电子邮件后,与员工开了简短的会议,便去拜访宜兴当地的工艺美术大师。下午,他通过网络与中国美术学院等高校及全国各地的非遗工作室负责人沟通交流。晚上,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有时他会与朋友一同参加社区活动。张雨航把数字游民的一天过得很充实。

  哪些人成为数字游民

  从国外读书回来后,张雨航曾在阿里巴巴集团担任阿里云体验设计师。几年来,他努力地跟上都市生活的节奏,但通勤路上的拥堵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他总想要逃离。

  “起初我不知道数字游民是什么,就想着自己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只要有电脑、有网络,随时随地可以办公。同时,宜兴作为紫砂发源地,与我的工作也有很大关联。”张雨航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一直尝试借助AI技术,为传统紫砂工艺注入新活力,实现非遗的创新性发展。2023年,他辞职,组建团队,成立新公司,推进陶瓷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设计软件——供春AI的研发。

  去年10月,蜀山社区陶二厂文化街区开街,这处集陶文化、艺术创作、时尚潮流于一体的街区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还迅速成为年轻人创业的集聚地,也引起了张雨航的注意。

  成为数字游民近一年,张雨航收获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快乐。“以交通为例,蜀山社区到宜兴高铁站只需10分钟车程,宜兴高铁站到杭州高铁站只要半个多小时,住在这里,不仅不影响去杭州办公,悠闲的氛围还让心很容易就静下来。心静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张雨航还加入了好几个数字游民线上社群,大家经常围绕彼此的工作状态、生活方式以及有哪些适合数字游民的地方展开讨论。“群里很多年轻人有技能、有资源,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随性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同样离开大厂成为数字游民的大曹对此深有感触。她调侃说,自己为了不上班换了很多工作,最终找到了数字游民这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大曹还是NCC社区(数字游民青年社区网络)的创始人,在安徽黄山、云南大理、海南三亚等多地打造了数字游民社区。今年3月,NCC社区还与乡伴集团合作,在昆山市锦溪镇计家墩理想村落地了“林克岛数字游民聚落”。

  大曹介绍,计家墩理想村的数字游民大多从事自媒体、保险、线上教学等工作,他们有着极强的自律性,“目前,‘林克岛数字游民聚落’有38个床位。截至6月,数字游民入住120人次,平均年龄30岁。相信未来这个群体会越来越庞大”。

  数字游民喜欢什么样的“家”

  “只有把社区打造好,数字游民才会来。”在大曹看来,在乡村打造有吸引力的数字游民社区,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一是数字游民不同于“新农人”,他们身在乡村,但仍旧从事着与城市有关的工作,网络、办公场所、社交空间等必不可少。二是他们在享受乡村宁静的同时,也不希望完全脱离城市,因此还要考虑交通、快递等综合因素。

  “林克岛数字游民聚落”就在充分利用距离上海仅1小时车程这个地理优势的基础上,为数字游民提供了兼具乡村宁静与城市便利的共居空间。

  大曹告诉记者,平台设计了“一周起住,住得越久平均房费越低”的收费模式。这种模式让计家墩理想村的数字游民群体更加稳定,截至目前,他们在村里的平均入住时间超过1个月,最长的从项目落地就一直住在这里。

  为了满足数字游民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及创业技能需求,丁蜀镇统筹全镇夜间课程资源,在陶二厂文化街区举办了公益性的“陶都星光课堂”,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字游民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创业经验,渐渐有了归属感。

  “为了吸引更多的数字游民来到乡村,我们还会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包括水电和网络,并在办公区域周边配套一些平价的餐饮店。”蜀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周明介绍,目前,蜀山社区正在推进和乐长安公园、北厂古村两个新的数字游民社区的建设,吸引青年人、艺术家落脚,并在生活、工作上为他们提供更多便利。

  数字游民给乡村带来了什么

  如今的蜀山社区已经集聚了400余名懂技术、善运营、有情怀的数字游民。他们中有产品经理、网络作家等年轻创业者,也有策展人、艺术家、电商从业者、自媒体人等半自由职业者,还有向往乡村生活和业态的旅居创业者。社区里,八十游茶茶馆、半山小馆咖啡馆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店铺的主理人有的来自贵州,将家乡美味进行本地化改良;有的是自媒体主播,将自身流量带入餐饮行业。

  这些年轻人不仅让蜀山社区更热闹了,他们还带来了数字技能、流量资源与跨界思维。“就拿宜兴最著名的紫砂产业来说,有的数字游民做直播,带动了宜兴紫砂网上销售,宜兴红茶等产品的销售渠道也拓宽了,区域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周明介绍,“目前,蜀山古南街、陶二厂工作室的闲置民居、商铺,以及社区集体资产出租率接近100%。”

  “林克岛数字游民聚落”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组织了150多场活动,碰撞出民宿数字化转型、闲置资源复用等10余个落地项目,并通过每月持续的主题活动,强化在地文化传播与产业联动。同时,数字游民作为活跃的内容创作者,通过社交平台传播,扩大了计家墩理想村的品牌影响力。

  大曹介绍,“林克岛数字游民聚落”落地后,昆山当地的科技部门、实验团队多次到村里进行交流。村里的一些业主也会向数字游民请教。数字游民还引入了一些合作方,结合陶艺、手工艺等当地民俗,开发数字游民体验线路。“总之,数字游民的价值链正在不断拓展。”

(责任编辑:辛文)
 
中经法治网---中经视觉旗下重点法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