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电驴”也可能藏有“大风险”。小小的电动自行车,在给人们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伴随有不少火灾隐患。
近日,省消防救援总队召开全省电动自行车、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专项整治工作专班第五次全体会议,通报了8至9月专项整治行动进展、牵头事项进展,并部署下一步工作。
据悉,自全省电动自行车、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由电动自行车工作专班统筹,我省各地消防救援队伍与公安、市监、住建、应急等多部门组成“联合舰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一场覆盖停放、充电、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全链条安全隐患整治行动。
专项整治充电“乱象”
临汾街头,临汾消防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检查组正在对各居民小区、城中村及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展开检查,及时整治电动自行车充电“乱象”。
“这‘飞线充电’很容易引发短路,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设想。而且楼道里停放电动自行车也会堵塞疏散通道,万一发生火灾,大家都跑不出去。”在洪洞县莲花家园小区,检查组人员看到一户居民从楼上垂下电线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立刻上前制止。该居民听后连连点头,并收起了电线。
运城消防监督人员专门针对小区电梯的自动阻停系统进行了专项检验。在圣寨苑与虞国一号小区,监督人员通过实地测试,验证了阻停系统的识别准确性与响应速度,未发现系统失效或误报情况。监督人员向小区物业人员明确:“电动自行车火灾有80%发生在充电时段,超半数发生在夜间,风险极高。电梯阻停系统是阻断入户充电隐患的关键防线,务必重视该系统的建设与正常运行。”
同一时段,运城消防部门联合市场监管、住建等部门组成检查组,前往绛县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暗访检查。
“这里怎么有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检查组人员发现大交镇尚龙生活购物超市的疏散通道旁停放着一辆正在充电的电动自行车,随即找到超市负责人,指出疏散通道必须保持畅通,要求其立即整改,并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
多元宣传筑牢防线
整治并非一罚了之,更重在引导教育。我省各地消防救援队伍在检查隐患的同时,精心织密消防安全“宣传网”。在居民小区的公告栏、电梯轿厢等醒目位置,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和通俗易懂的警示视频随处可见;面向物业单位、商户店铺的消防安全培训常态化开展;通过剖析真实案例,让广大居民深刻意识到遵守安全规范的重要性。
晋城消防宣传人员前往经济技术开发区二圣头美食街,通过“摆摊宣传+流动科普”的方式,为市场商户、顾客及周边居民送上实用的消防安全知识,织密市场安全防护网。
“大家看,这个案例就是因为电动自行车充电不当引发的火灾,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宣传人员指着图片说道。一名女士好奇地问:“那我们在充电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宣传人员耐心解答:“一定要使用合规的充电器,不能私拉乱接电线,而且充电时间也不能过长。”
随后,宣传人员还现场演示了“电池鼓包如何处理”“初期火灾如何扑救”等实用技能。“大家看,如果发现电池鼓包,千万不要再使用了,要及时更换。”宣传人员一边演示一边说道。
在晋中,消防宣传人员走街串巷,向过往群众和商户详细讲解电动自行车火灾的危险性和相关预防措施。宣传人员向一名过路市民介绍,电动自行车起火燃烧速度快且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提醒她不要在楼道停放,不私拉乱接电线充电。宣传人员还现场演示了如何正确检测电池性能、识别劣质充电设备。
严格把控产品安全
长治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前往共享电动自行车整车装配企业互通悦步新能源(长治)有限公司开展联合调研。
调研组实地查看了企业生产情况,并向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了当前生产经营现状、产品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消防设施是否配备到位等内容。同时,调研组向企业宣贯了相关国家标准,确保产品在生产及投入使用时符合规范要求。
在吉县绿源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检查组人员仔细核查在售电池情况。店主拿出相关证书说:“都有3C认证,我们肯定合法经营。”检查组又检查了充电设施,确认其具备过载保护功能。
通过全省消防救援队伍与多部门的紧密协作,以及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行动正有力推进,民众的防火除患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为构建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