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想到钱能这么快到账,真是太感谢你们了!”10月14日,朔州市平鲁区白堂乡某村村民代表武某早早来到平鲁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捧着一封字迹工整的感谢信,抬着两面鲜红的锦旗,郑重地送到执行法官手中。“执槌为民守公道攻坚克难显担当”“利剑执行护民生心系百姓解民忧”的金色大字熠熠生辉,诉说着司法为民的深情与担当。
去年6月,该村村民陆续来到平鲁法院起诉山西朔州平鲁区某煤业公司和某新材料公司。原来,因两家企业开采地下煤炭资源,导致当地出现采空区塌陷,村民的土地开裂、房屋受损,院里的农作物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326户人家的生计蒙上阴影。
“群体性案件牵动着上百个家庭的生计,容不得半点拖延!”平鲁区人民法院院长王敬中强调。该院迅速吹响“集结号”,开通“绿色通道”:立案窗口专人对接,指导村民填写材料;考虑到部分村民生活困难,法院为所有人办理了诉讼费缓交手续,让群众“打官司”没有后顾之忧。随后,法院快审快判,依法明确了企业的赔偿责任,为村民胜诉权益筑牢了法律根基。
今年7月底,在该群体性案件终审落槌、立案移交执行局后,平鲁法院执行局又迅速成立专项执行小组,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执行战役”再一次打响。“从立案到发款,我们只有一个目标,用最快速度把钱送到村民手里!”负责该案的执行法官巩文军、梁文军说。
执行干警第一时间启动网络查控,被执行企业的财产信息跃然屏上。很快,企业名下的部分银行账户被依法冻结,一笔笔流动资金被精准控制。“冻结不是目的,而是要让企业明白,履行法律义务是唯一出路。”巩文军、梁文军带着干警多次与两家企业负责人面谈,办公室里的谈话从剑拔弩张逐渐变得平和。
几番沟通下来,企业负责人王某革终于敞开心扉:“其实我们不是不想赔,只是这么大一笔钱,需要时间统筹。”了解到企业有还款意愿,执行干警主动为其“牵线搭桥”,协助制订资金筹措计划。短短7天,4600万元全额转入法院执行账户。“以冻促执、主动履约”的执行策略,让这场看似棘手的执行案迎来了转机。
拿到执行款的那一刻,执行局的办公室成了“不夜城”。“王大爷的身份证号最后一位是X,录入的时候得大写!”“张大姐的银行卡过期了,得赶紧联系她换卡!”键盘敲击声、电话沟通声交织在一起。遇到村民身份信息模糊、银行卡状态异常的情况,干警们主动拨通电话,“大爷,您不用跑过来,我教您在手机上更新信息。”“张姐,您带着身份证去附近的银行网点激活账户就行,激活后告诉我们,马上安排打款。”句句耐心地指导,让村民实现“零跑腿”领款。
9月11日,连续两周“白加黑”奋战后,当最后一笔执行款成功转入村民账户,执行干警们终于松了口气。“收到钱了!谢谢法官!”手机里不断弹出的感谢信息,将喜悦传递给了每一位干警。
案件执结,但平鲁法院的工作并未停下脚步。执行干警第一时间解冻了新材料公司账户,保障其正常经营资金流转。“执行不是把企业‘一棍子打死’,而是要帮它重新站起来。”巩文军主动找到该企业,为其提供法律指导,并提醒要规范经营、规避风险,助力企业尽快回归正常发展轨道。“以后遇到法律问题,随时可以联系我们。”法官的话语,让企业负责人心里暖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