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法治网---中经视觉旗下重点法治网站
欢迎您进入中经法治网!
首页 > 法治文化
冒充使领馆人员 骗子盯上海外学子
来源:今晚报 2025-07-21 10:48:44

  留学本是拓宽视野、追逐梦想的美好旅程,但诈骗陷阱却可能随时打破这份宁静。诈骗分子利用信息差和心理弱点,让不少海外求学中的留学生遭受经济损失。天津反诈中心梳理了两起真实案例,揭露留学诈骗常见手段,提醒广大家长和学生提高警惕。

  两名留学生被骗百万

  留学生小李在海外留学期间,接到一自称大使馆“罗姓警官”的电话,对方以其名下银行卡涉嫌洗钱需对其进行取保为由,让他缴纳取保金,随后又通过teams聊天软件,要求小李按指示进行操作,通过当地银行分两次进行汇款,共计被骗人民币20万元。

  另一位受害者是留学生小张,他接到“大使馆工作人员”电话,称其涉嫌洗钱,帮他转接公安办理。转接后,对方称其将被押送回国并在看守所关押几个月,直到案件清晰。对方称小张可以办理取保候审,交保证金后可继续留学。小张以学校有交换活动等名义找其父母凑钱,共计被骗人民币80万元。

  警惕诈骗套路

  前期,诈骗分子冒充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以受害人涉嫌洗钱、贪腐、银行卡涉案、冒用身份等理由,要求其配合调查,并将电话转接至国内“公安机关”。转接后,诈骗分子扮演“假警察”,诱导受害人转移到指定聊天软件后,出示案件受案书、通缉令等,并在伪造的办案场景下与受害人进行视频通话。并以资金核查为由要求提供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要求将所有资金转入“安全账户”并承诺核查后原路返还。或是出示虚假法律文书,要求缴纳高额保证金。

  防范提示

  天津反诈中心民警提示,中国驻外使领馆、国内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社交软件要求转账,不会以“涉案”为由索要银行卡账户信息。接到类似电话或信息,应立即挂断,并通过使领馆官网、国内公安机关官方渠道核实,切勿轻信“视频审讯”“伪造文书”等套路。

(责任编辑:辛文)
 
中经法治网---中经视觉旗下重点法治网站